大宗商品分析2025年1月第三期
截至昨日收盘,Brent结算价81.29美元/桶,跌0.90%;WTI结算价78.68美元/桶,跌1.70%;SC结算价643.70元/桶,涨2.32%。
宏观上,昨日并无重要宏观数据发布,市场在消化前日公布的CPI数据的潜在影响。通胀回落的利多情绪有所消散,美股高位回落对油价的支撑作用减弱。费城联储统计的1月制造业指数从-16.4回升至44.3,美国人口调查局统计的12月零售数据录得环比+0.4%,以及上周美国新增失业人数录得21.7万。这显示美国的制造、消费以及劳动力市场均有增长趋势,增加了市场对美国需求的信心。
基本面上,伊拉克巴士拉石油公司(BOC)表示如果欧佩克要求,伊拉克可以立即将石油产量提升20万桶/日,伊拉克南部石油出口在12月份平均为323.2万桶/日。伊拉克表现出有明显的增产意愿,目前产量调查显示伊拉克仍遵守配额计划,但在OPEC开启增产行动后需观察伊拉克是否有超额生产的行为。乌克兰军方表示已袭击位于沃罗涅日地区的俄罗斯石油储备库。乌克兰在发动空袭之际袭击了俄罗斯的石油设施,但目前来看影响较为有限。特朗普的财政部长人选贝森特表示支持对俄罗斯石油巨头加大制裁力度,达到促使俄罗斯回到谈判桌的程度。这说明特朗普政府的最终目的仍然是希望同俄罗斯进行谈判而非单独的制裁,这种制裁不会永久持续下去。
地缘政治上,以色列官员表示目前已经就巴以停火协议达成基本共识,内阁将在17日举行投票。地缘局势整体向下,不过此前地缘已经并不高使得对油价的下行驱动有限。
总体上,昨日油价小幅回落,但美国对伊朗和俄罗斯的制裁仍然使得市场担忧供应出现短缺的问题,月差维持高位、结构偏强。这都使得油价短期内的下行空间有限,将维持偏强运行的态势。关注美国对俄罗斯制裁的进展以及中国社融等经济数据。
1月16日,全国LNG市场价格稳中窄幅上探。国产气方面,由于原料气投放量减少,市场供应量有所缩减,同时上游前期低价排库情况良好,有意挺价,加之受降温提振,局部补库和节前囤货需求开启,多重利好支撑下,液价稳中上探,但因假期降至,涨幅有限,个别高价出货不佳液厂仍有小幅补跌。进口气方面,受降温天气带动,接收站气化外输量明显增加,同时局部有城燃开启补库,受此支撑,华东、华北及东北地区均有个别接收站补涨20-150元/吨。
动力煤
本周,北港动力煤价格暂稳运行,根据iFind统计,截至1月9日,北港5500K报价767元吨,周环比上涨2元/吨。1月上旬,因完成年度产量目标停产的煤矿逐渐复产,但随着春节临近,主产区个别民营煤矿陆续开始放假,其余绝大多数煤矿维持正常产销。
进口方面,根据钢联统计,1月首周,我国海运煤到港量785.4万吨,周环比下降97.9万吨,但数量整体可观。综合来看,年关将至,国内动力煤供应边际小幅收缩,但整体供应依然充足。
需求方面,1月6日国家气候中心更新春节前后的国内气候预测,整体观点与此前的预测报告一致,即国内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今冬明春居民取暖需求难有超预期表现。另外,1月下旬开始,我国西南地区中北部和西北地区南部降水将明显偏多,其中水电大省四川的东部和云南东北部降水将较常年偏多2~5成,水电改善将略微分担火电压力。iFind数据显示,截止到1月8日,三峡水库入库流量为7500立方米/秒,周环比降低1.3%,同比增加11.9%;出库流量为6940立方米/秒,周环比降低0.1%,同比增加15.1%,虽然绝对量不高,但同比去年有所增加。
最后,库存方面,截至1月9日,环渤海9港煤炭总库存2484.3万吨,周环比去库55.0万吨,去库速度偏缓,且绝对库存为20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较去年同期偏高81.9万吨。整体来看,现阶段动力煤供应充足,同时暖冬预期之下,电煤需求难有超预期改善,叠加港口环节煤炭库存充足,东南沿海城市终端用煤企业又有外贸煤补充,国内动力煤市场氛围并未根本性扭转,价格在跌入长协区间后,市场采购需求阶段性释放,但仍缺乏持续向上的驱动,预计下周动力煤价格仍将维持低位运行。
焦煤
截至1月15日,临汾市安泽县低硫主焦煤报价1400元/吨,较去年10月初共下跌400元/吨;甘其毛都口岸蒙5#原煤报价910元/吨,较去年10月初下跌340元/吨整个黑色系商品在去年四季度存在共性回调情况,而焦煤因自身基本面疲弱,期货下跌的幅度尤为明显。在期货走弱的同时,现货也呈现跟随态势,下游钢厂对原材料焦煤、焦炭维持压价采购策略,其中焦炭第六轮提降已于1月8日落地执行,焦企则将经营压力传导给上游煤矿。不过,本周以来,焦煤期货率先出现企稳反弹迹象,但日内仍以增产下行、减仓上行居多,可见本轮阶段性反弹虽初见雏形,但仍有待确认。
市场情绪偏强,钢材期价延续震荡上行态势,但螺纹钢供需格局季节性弱势未变,库存持续增加,建筑钢厂生产趋弱,螺纹钢产量持续下行,周环比减6.60万吨,供应不断收缩且为近年来同期低位,低供应格局未变,给予钢价一定支撑。与此同时,螺纹钢需求季节性走弱,周度表需环比降7.21万吨,高频每日成交同样缩量,两者也是近年来同期低位,淡季需求特征明显,弱势需求仍将抑制钢价。综上,得益于市场情绪回暖,淡季钢价触底回升,但供需双弱局面下螺纹钢基本面并未好转,且目前为政策“空窗期”,后续钢价走势谨慎乐观,谨防交易逻辑切换至现实端,关注今日钢联公布螺纹产销数据情况。
今日沙河大板市场成交重心上移0.36元/平米,江苏市场价格下调2元/重量箱,多数厂仍延续稳价出货策略。近日整体出货表现一般。当前仅沙河浮法厂货源偏紧,贸易商备货意向偏强,其余地区多按需采购为主,备货动力稍显不足。
原料面:各地区熟料市场行情变化不大,熟料价格持稳观望;需求面:各地区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下游项目进度缓慢且水泥用量不大,叠加各地区在建项目陆续进入收尾阶段,市场需求逐步走弱;供应面:北方地区各企业继续执行错峰生产,南方部分地区受环保管控影响,厂家限产限发,水泥产量或将延续下滑趋势。总的来看,水泥市场行情延续弱势。预计下周水泥价格窄幅下滑,价格运行区间可能在367-371元/吨波动。
国内甲醇市场涨后回落。周初,受原油上涨带动,国内甲醇市场走强,但涨至高位后市场买气一般,而后随着运费上涨,生产企业让利出货,内地甲醇价格回落,港口市场由于货权较为集中,加之月内装船低位,对市场仍存一定支撑,市场回落幅度相对较小。(隆众资讯)
本周内地企业库存继续小幅去库,年关临近生产企业继续积极出货,加之长约订单执行顺畅,因此大部分企业继续下跌。进入本周下游陆续开始备货,部分地区企业下调报价出货后,实单成交相较上周好转,因此导致企业待发订单环比有所增加。(隆众资讯)
本周甲醇港口库存止跌回升,整体卸货速度良好。江苏沿江主流库区虽提货稳健,但部分国产货源补充以及外轮集中抵港,因此库存积累;浙江地区宁波卸货速度良好,个别在卸船货尚未全部计入库存,库存同步积累。本周华南港口库存延续去库。广东地区周内少量进口及内贸船只补充,下游开工降低导致消耗速度放缓,提货表现一般,但因到货偏少,库存呈现去库。福建地区进口及内贸均有抵港,下游刚需消耗下,库存亦有减少。
(七)PTA
成本方面,PX价格跟随原油震荡走强。PTA现货加工费低于300元/吨,环比上周小幅回落,利润的走弱降负荷的概率相应增加。而聚酯开工好于预期,下游备货补库仍在进行。从价差上看,聚酯产品加工利润除瓶片以外均有利润,支撑聚酯开工高位运行,而PTA加工费继续走弱,进而倒逼PTA降负荷,PTA基本面或有边际改善的可能性。原油偏强运行,PX下方空间有限,基本面在需求支撑下继续恶化的可能性较小,未来一个月在成本支撑下,PTA不过分看空。
国内市场:CAOC预计24/25榨季国内食糖产量为1100万吨,消费量为1580万吨,进口量为500万吨中国糖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12月底,24/25榨季全国共生产食糖440万吨(+121万吨),全国累计销售食糖250万吨(+80万吨),累计销糖率56.8%。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11月份进口食糖53万吨(+9万吨)
国际市场:ISO预计24/25榨季全球食糖供应短缺251万吨(前值358万吨)。UNICA数据显示,截至12月16日,24/25榨季巴西中南部甘蔗累积压榨量同比下降4.29个百分点,累计产糖3971万吨(-211万吨)累计MIX同比下降0.98个百分点;12月上半月甘蔗压榨量同比下降54.30%,食糖产量同比下降63.07%ISMA/NFCSF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24/25榨季印度产糖951万吨(-170万吨)。OCSB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23/24榨季泰国产糖877万吨(-230万吨)。
随着春节临近,居民家庭消费需求转强,白条走货好转,屠企节前集中备货将至,开工率有所提升,局部地区养殖户挺价惜售情绪增强。不过目前市场出栏压力依旧存在,市场购销谨慎,猪价缺乏有效支撑。在节日氛围提振下,春节前猪价依旧有阶段性反弹回涨机会存在,但1月份价格总体下跌大趋势不变。
1.昨日碳酸锂期货2505合约跌0.37%至79860元/吨。现货价格方面,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上涨300元/吨至7735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上涨300元/吨至74200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粗颗粒)上涨60元/吨至70400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微粉)上涨60元/吨至75900元/吨。仓单方面,昨日仓单库存减少1462吨至51198吨。
2.供应端,部分企业陆续进入检修减产周期,本周碳酸锂产量环比下降652吨至14348吨,其中锂辉石降幅明显。需求端,1月排产环比下降,从量级上来看,维持相对高位运行,2月预计环比或有仍小幅下降;终端,据乘联会,1月1-12日,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20.6万辆,同比增长8%,环比下降50%;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26.1万辆,同比增长45%,环比下降42%。库存端,社会库存环比下降443吨至108230吨,其中上游去库明显至3.33万吨,中间环节补库明显至3.55万吨,下游小幅补库至3.7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