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宏观经济分析2021年5月第一期

国内宏观经济分析




   (一)概述



      1. 2021年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37倍,两年平均增长22.6%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253.8亿元,同比增长1.37倍,比2019年同期增长50.2%,两年平均增长22.6%(以2019年同期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方法计算)。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111.8亿元,同比增长92.3%。

  生产销售较快增长为企业效益改善奠定良好基础。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5%,营业收入增长38.7%,生产销售均实现高速增长,有力推动企业利润扩张,是企业盈利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各行业利润普遍增长,近四成行业利润翻番。一季度,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9个行业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增速均达到两位数及以上,1个行业由上年同期亏损转为盈利,1个行业减亏。在利润增长的行业中,有16个行业增速超过100%,占39.0%。与2019年一季度相比,有30个行业实现利润增长,行业增长面达73.2%。


  原材料制造业拉动工业利润增长作用明显。一季度,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4.34倍,两年平均增长40.7%,比规模以上工业高18.1个百分点。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需求持续回暖等因素带动下,原材料行业利润增速比1—2月份提高88.4个百分点,拉动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51.5个百分点,是拉动作用最强的行业板块。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利润同比增长3.43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88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71倍,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同比扭亏为盈,新增利润1151.5亿元。以上4个行业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46.9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良好增势。一季度,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89倍、1.26倍,两年平均分别增长24.1%、36.8%。在市场需求回暖、出口持续增长、投资稳定恢复等有利因素推动下,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8.43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41倍,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67倍,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6倍。以上4个行业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38.2个百分点。


  单位成本同比下降,利润率上升。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1.36元。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9.71元,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减少4.53元,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减少4.21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64%,同比提高2.76个百分点,利润率达到历史较高水平。


  企业亏损面缩小,减亏明显。3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7.1%,同比缩小7.3个百分点。一季度,亏损企业同比减亏32.7%。


  产成品存货增速回落,库存周转加快。在市场需求回暖、销售较快增长带动下,企业产成品增速有所回落。3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8.5%,比2月末回落0.1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8.3天,同比减少4.7天,比2月末减少1.4天。


  总体来看,一季度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延续较快恢复态势,但也要看到,全球疫情走势和国际环境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行业间恢复仍不均衡,特别是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不断加大企业成本压力,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下阶段,要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着力补短板、挖潜力、增优势,扩大有效需求,提升发展质效,不断巩固实体经济恢复基础,推动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 4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保持在扩张区间 高于近两年同期水平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在上月明显回升的基础上继续扩张,力度有所减弱,仍高于2019年和2020年同期水平,制造业保持平稳增长。本月主要特点:


  一是产需两端扩张有所放缓。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2%和52.0%,低于上月1.7和1.6个百分点,表明产需继续增长,但增速低于上月。从行业情况看,农副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及家具、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上月,且位于相对较高景气区间,表明上述行业市场需求持续释放,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加快。


  二是进出口指数保持在扩张区间。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0.4%和50.6%,低于上月0.8和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反映出制造业外贸业务继续增长。


  三是价格指数高位运行。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6.9%和57.3%,均低于上月2.5个百分点,仍为近年较高水平。从行业情况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原材料行业两个价格指数均高于70.0%,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85.0%,表明相关行业成本压力持续向下游传导。


  四是小型企业景气度有所回升。本月不同规模企业PMI均保持在景气区间。大、中型企业PMI分别为51.7%和50.3%,低于上月1.0和1.3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50.8%,高于上月0.4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连续两个月回升,表明近期小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有所改善。


  五是企业信心总体稳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8.3%,低于上月0.2个百分点,但继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且明显高于近两年同期水平,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总体向好。从行业情况看,农副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及家具、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高于60.0%,相关行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保持乐观。


  与此同时,有调查企业反映,芯片短缺、国际物流不畅、集装箱紧缺、运价上涨等问题依然严峻。高技术制造业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连续三个月低于44.0%,企业原材料采购周期持续延长,正常生产活动受到一定影响。


  4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9%,低于上月1.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仍保持较快扩张,但步伐有所放缓。


  服务业保持平稳恢复。受清明假期和疫情防控形势继续向好等因素带动,近期服务业消费市场进一步回暖。本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低于上月0.8个百分点,但高于一季度均值2.0个百分点,反映出服务业恢复性增长势头稳定向好。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9个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景气区间,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等行业高于65.0%,业务总量保持快速增长。同时,部分前期受疫情制约较大的行业恢复明显加快,住宿、餐饮、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至少高于上月1.8个百分点,表明居民消费意愿明显增强,市场活跃度有所上升。


  建筑业景气度有所回调。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7.4%,低于上月4.9个百分点,仍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建筑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4.8%,连续三个月位于高位景气区间,建筑业企业信心稳定。


 


   (二)重要领导人讲话、新政策、行业企业新动态



      1.政治局


  习近平在柳州考察调研


  26日下午,正在广西柳州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了解企业改革创新、制造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桂林市象鼻山公园考察调研,并同游客亲切交谈。他指出,桂林山水甲天下,天生丽质,绿水青山,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呵护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格调品位,努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宜居城市。


  26日下午,正在广西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研发攻关等情况。习近平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是重中之重。他强调,高质量发展,创新很重要,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要坚定不移、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并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下午就新形势下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同志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了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他的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同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不懈、奋发有为。


  习近平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要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要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要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要坚决拿下来。


  习近平强调,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有效保护居民饮用水安全,坚决治理城市黑臭水体。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要实施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重视新污染物治理。要推动污染治理向乡镇、农村延伸,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习近平指出,要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要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让破坏生态环境付出相应代价。要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要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强化外来物种管控,举办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习近平强调,要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展现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要加强南南合作以及同周边国家的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资金、技术支持,帮助提高环境治理能力,共同打造绿色“一带一路”。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坚决维护我国发展利益。


  习近平指出,要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绿色发展法律和政策保障。要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要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2.国务院


  李克强:减税降费政策要公开透明,中间不搞"弯弯绕"


  李克强总理4月26日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说,要确保减税降费政策公开透明让企业知晓,中间不搞“弯弯绕”。在减税政策执行中,有的需要申请和认定,但不能把手续搞得过于复杂,否则企业难以便捷享受政策实惠,搞不好还会产生腐败。落实减税政策要有为民服务的好作风,加强政策宣介,对不知晓、不明白政策的小微企业还要把政策送上门,同时精简审核流程,做到应享尽享,把好事办好。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流通畅通和农民收入、农村消费双提升;确定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新举措,更大便利创业创新,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部署做好“五一”假期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等工作。


  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改善县域消费环境、促进农村消费,是拉动内需、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潜力巨大。一要把县域作为统筹农村商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支持改造提升县城商业设施,促进县乡村商业网络连锁化。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建设购物、娱乐、休闲等业态融合的商贸中心。发展新型乡村便利店。二要鼓励企业开发适合农民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支持乡村民宿、休闲农业等发展,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三要加快推进农产品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支持建设产地专业市场,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促进农户与市场有效对接。发展农资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因地制宜发展冷藏保鲜、加工等服务。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四要完善对县域商业设施建设的用地、金融等政策支持。将县域商业设施、农产品产地流通设施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投入保障范围,对鲜活农产品运输给予快捷通行、车辆通行费用减免等支持。五要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依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行为。会议强调,要抓紧清理各领域不合理规定,严禁乱罚款。


  会议指出,要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更大激发创新动力和活力。会议确定,一是进一步压缩商标、专利审查周期。今年底前将一般情形商标注册周期由8个月压缩至7个月。推进专利优先审查和质押登记电子申请全程网办,推行商标电子注册证和专利电子证书,明显压缩发明专利和电子申请的商标变更续展审查周期。在商标和专利质押登记、专业代理机构执业许可等审批中推行告知承诺制。二是促进提高知识产权质量。纠正片面追求数量的倾向,不得直接将专利申请、授权数量作为享受奖励或资质资格评定政策的主要条件,全面取消对商标和专利申请阶段的资助和奖励,着力营造潜心研究氛围,促进多出基础性、原创性成果。三是在确保数据安全基础上,开放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助力企业研发创新。四是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依法打击违法违规代理和商标恶意注册、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


  近期全球疫情形势出现新的复杂严峻情况,针对“五一”假期期间人员密集出行,会议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完善举措,指导各地各部门强化责任,借鉴之前行之有效做法,毫不放松抓好假期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采取限流、预约、错峰等方式,防止景区等场所人员过度集中。同时,各地要切实加强交通、生产等各领域安全工作。


  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主持第六轮中德政府磋商


  两国总理听取了双方外交、经贸、司法、财政、工业、交通、教育、科技、卫生、农业、环保、社会保障等25个部门负责人的工作汇报。


  李克强表示,中德是全方位战略伙伴,合作共赢是两国关系的主基调,直接受益者是两国人民。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同总理女士通了话,双方都表示将继续推动中德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当前国际形势复杂深刻变化,疫情仍在蔓延,保护主义继续存在。大疫情呼唤国际社会发出合作的强音,展现团结的力量。中方愿同德方牢牢把握对话合作大方向。只要双方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在平等相待、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交流,增信释疑、缩小分歧、聚焦合作,就可以为对话合作进一步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确保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李克强指出,当前形势下,中德要加强抗疫合作,推动疫苗公平合理分配,反对“疫苗民族主义”。用好用足中德“快捷通道”,便利双方必要人员往来,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默克尔表示,明年是德中建交50周年,德方愿同中方深化互信、拓展合作,推动两国关系进一步深入发展。希望双方充分发挥两国“快捷通道”作用,保持人员有序交往,推进疫苗生产和互认合作。德方主张开放合作,反对保护主义,主张在对话协商中解决分歧。欧中投资协定对欧中关系十分重要,希双方共同推动协定早日生效。


  双方一致认为,中德政府磋商机制成立10年来,为推动中德合作发挥了“超级发动机”作用,应当坚持办好。双方一致同意举行新一轮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以适当方式举办中德法治国家对话新一届研讨会;继续深化在经贸、投资、汽车制造、高科技、新能源、数字经济、人文等领域合作,更好实现互利共赢。


  韩正在河北雄安新区调研并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28日到河北雄安新区调研,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严格按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韩正来到雄安高铁站,考察高铁站及配套设施建设运营情况;前往容东片区雄安商务服务中心项目和金湖公园项目现场,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展,听取容东片区安置房情况汇报;走进北京四中雄安校区项目施工现场,考察北京市支持雄安建设学校和医院等交钥匙项目进展情况;到启动区大学园选址地块,了解大学园、医院等选址及工作对接情况。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是首家注册落户雄安新区的中央企业。韩正来到公司拟选址地块,听取公司在雄安新区业务落地及建设设计思路等情况汇报,见证公司与雄安新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并为公司揭牌。他表示,希望公司打造成中央企业标杆,为雄安发展、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3.部委


  29个省份发布一季度“成绩单”,均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我国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


  今年以来,各地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得到延续。综合各省份数据看,目前已发布一季度数据的29个省份同比增速均达两位数。这一方面是受上年同期基数低、就地过年增加工作日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经济恢复向好发展的体现。


  从地区生产总值看,广东省以27117.96亿元的总量暂居首位。江苏、山东紧随其后,分别为25878.38亿元和18055.5亿元。


  从同比增速看,在已发布数据的省份中,湖北、海南、浙江、江苏、安徽、广东、江西、重庆8个省份跑赢全国增速。


  去年一季度,湖北省经济因疫情冲击曾断崖式下跌。今年一季度,湖北省地区生产总值9872.67亿元,同比增速高达58.3%。农业、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财政、金融、进出口和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大幅增长。湖北省统计局党组成员、总统计师叶福生表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省上下加压奋进“拼”出来的、争分夺秒“抢”出来的、攻坚克难“干”出来的结果。


  此外,海南一季度同比增长19.8%,浙江同比增长19.5%,江苏同比增长19.20%,安徽同比增长18.7%,广东同比增长18.6%,江西、重庆同比增速均为18.4%。山东、福建、上海、山西、北京、广西、贵州、天津、四川、宁夏、河南、陕西、云南、内蒙古、湖南、吉林、甘肃、青海、黑龙江、辽宁、新疆等21个省份一季度同比增速慢于全国。


  从两年平均增速看,目前有18个省份超过或与全国持平。其中,海南两年平均增速为7.0%,贵州为6.80%,江西为6.7%,江苏为6.40%,湖南、浙江为6.2%,广西、四川、宁夏均为6.0%。


  外贸外资双双“开门红”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一季度,我国外贸外资增长超预期,双双实现“开门红”,交出亮眼的成绩单。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形成全球资源要素强大引力场,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当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外贸发展韧性足、利用外资“磁力”强的综合竞争优势没有变。要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引导企业迎难而上、苦练内功,让中国外贸“马车”跑得更稳健,利用外资“磁力”更强劲,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做出更大贡献。


  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4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2%;实际使用外资3024.7亿元,同比增长39.9%,增幅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RCEP为我国农业带来多重利好


  4月15日,我国向东盟正式交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核准书,标志着中国正式完成RCEP核准程序。RCEP将给我国农业产业和农业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RCEP的签署实施无疑将给中国农业带来发展机遇。”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春顶介绍,协定成员中,东盟、日本、新西兰等都是重要的农业区域组织和国家,中国与上述成员农业经贸合作的空间巨大。中国农业大学针对RCEP生效后做的一项模型推演显示,RCEP将给中国农业带来更大空间,带动农产品消费福利、农业产值、农业就业、农产品贸易增长。


  农产品贸易在RCEP成员之间占有重要地位。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RCEP成员农产品总产量占世界的20.1%,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市场。中国、新西兰、日本等都是传统的农产品贸易大国,东盟国家大多数都是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是大米、水果、棕榈油、咖啡、水产品等主产地。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赵一夫说,RCEP的生效实施将为我国农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协定引入的外部市场竞争也有利于倒逼我国农业重塑产业链、价值链。中国与RCEP成员间的农产品贸易和农业投资合作关系长期紧密,且总体规模持续增长,中国农业在市场、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将带动整个RCEP在农业经贸领域的合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在RCEP庞大市场、雄厚资本、先进技术等有利因素的积极推动下,中国农业也将迎来系列利好。


  银行业念好“稳”字诀


  近期,国内各大银行陆续披露了2020年度经营情况报告。总体来看,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银行业一方面发挥各自优势、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另一方面持续加强资产质量管控、积极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在有力支撑实体经济的同时,保持了自身经营的稳健。


  小微企业承载着大量就业,支持小微企业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建设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该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1.45万亿元,较上年增加4892.00亿元,余额、新增均列市场第一。同时,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31%,较上年下降0.64个百分点。


“2021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开门红’,各大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出现了明显改善。但同时也要看到,在数字化转型、资产质量管控等领域,银行间的竞争程度将提高。”董希淼说,未来,应从财税政策、货币政策、监管政策等多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激励约束机制,为银行业服务小微企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推动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互联网银行加大合作,加快构建多层次、可持续的普惠金融生态体系。


  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1.2%


  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1.2%,拉动全年用电量同比增长4.5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增长14.4%。


  分产业看,二产用电是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比增长24.1%,较2019年同期增长15.4%,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72.8%;三产用电显著回升,1月以来增速逐月提高,一季度累计增速28.2%,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长16.5%;一产用电持续高速增长,一季度增速26.4%,较2019年同期增长31.4%。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工业生产加快。一季度,工业用电同比增长23.9%,制造业用电同比增长26.6%,特别是电气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用电同比增速超过50%。


  一季度央企经营效益再创新高


  一季度,中央企业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恢复性增长态势,生产运行平稳有序,经营效益再创新高,呈现出稳中上升、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8万亿元,同比增长30.1%,较2019年同期增长14.7%,两年平均增长7.1%。3月当月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万亿元,创同期历史最好水平。月度收入规模连续8个月同比正增长,连续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4152.9亿元,同比增长2.2倍,较2019年同期增长31.1%,两年平均增长14.5%。月度净利润已连续11个月超过1000亿元,连续9个月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3月当月和一季度累计净利润均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一季度,有69家中央企业净利润实现正增长。


  一季度,多数行业的中央企业效益同比大幅增长,石油石化、冶金、机械、军工、建筑等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1倍,矿业、电力等企业超过60%。从实物指标看,中央企业发、售电量分别比2019年同期增长14.9%和14.3%;国内原油产量超过去年同期水平,比2019年同期增长2.1%;原煤产量和商品煤销量分别同比增长9.1%、23%,比2019年同期增长14.3%、27.2%。


  五一”假期消费呈现不断增长局面


“五一”假期消费呈现不断增长局面。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5月1日全天,全国邮政快递业共投递快递包裹2.6亿件,同比增长近30%。揽收快递包裹2.28亿件,同比增长25%,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做好“五一”假期寄递服务保障工作,国家邮政局节前下发通知,要求邮政快递企业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寄递服务保障工作,加强人力、物力、运力储备保障,合理安排生产运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力满足人民群众节日期间寄递服务需求。(记者 李心萍)


  中国银联数据显示:5月1日当天,银联网络交易金额达398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4%。据了解,这样的增长态势从4月后半月就已出现,其中,通过银联网络进行的航空售票类消费笔数同比增长98%,铁路售票类消费笔数同比增长1倍以上。

 

      4.行业协会

  

      5.企业动态




   (三)国内经济数据



      1.经济数据预测


 

      2.国内经济数据

 

     (1)  本周公布数据:

 

       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及PMI数据。


 

 

     (2)  非本周公布数据:

 

       3月CPI及PPI数据。

 

 

     (3)本周小结:

 

       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18.3%,基本持平于一致预期的18.4%(wind口径),这一表现中规中矩。对2021年3月单月数据来说,“六大口径”数据中出口偏强、消费偏强、固定资产投资偏强、地产销售“偏强+减速”、服务业生产指数中性、工业偏低。经济整体仍在景气状态。考虑到今年外需存在欧美疫苗接种推进和经济正常化的支撑,国内疫苗接种亦会逐步释放服务业斜率,财政支出存在后置特征,经济偏景气应该还是大概率,至少不会存在显性压力。


       近期印度疫情恶化,警惕其对美经济动能恢复的影响。


2021年5月6日 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