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宏观经济分析2021年3月第四期

国内宏观经济分析




   (一)概述



      1. 2021年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


       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有升有降。据测算,2月份,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0.7%、0.5%、0.9%和0.1%。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1.1%,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1.2%、1.3%、1.0%和0.9%。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均上涨0.4%,涨幅均与上月相同。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有所上升。主要受上年同期基数相对较低影响,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均有所扩大。据测算,2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8%和10.8%,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6和1.2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5%和2.9%,涨幅比上月均扩大0.4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6%和1.9%,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3和0.4个百分点。


      2. 1-2月份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


  工业生产增长加快,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1%,比2019年1-2月份增长16.9%,两年平均增长8.1%,为近年来同期较高水平。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0%;股份制企业增长34.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1.4%;私营企业增长43.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5%,两年平均增长4.8%;制造业增长39.5%,两年平均增长8.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8%,两年平均增长5.5%。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9.9%、49.2%,两年平均增长分别为10.2%、13.0%。从产品产量看,新能源汽车,载货汽车,工业机器人,挖掘、铲土运输机械,微型计算机设备同比增速均超过100%,两年平均增速均超过10%。从环比看,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69%。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6%,连续12个月高于临界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9.2%,高于上月1.3个百分点。


  服务业逐步恢复,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扩张区间。 1-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1.1%,比2019年1-2月份增长14.1%,两年平均增长6.8%。从主要行业看,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分别增长51.4%、26.1%,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1.8%、14.4%。2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8%,连续12个月高于临界点。从行业情况看,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零售、餐饮、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且高于上月。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3.2%,高于上月7.9个百分点。


  市场销售保持增长,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737亿元,同比增长33.8%,比2019年1-2月份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3.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0552亿元,同比增长34.9%,两年平均增长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185亿元,增长26.7%,两年平均增长1.3%。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7085亿元,同比增长68.9%,两年平均下降2.0%;商品零售62651亿元,增长30.7%,两年平均增长3.8%。多数商品销售增势良好,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1-2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18个商品类别同比增速均超过10%;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同比增速分别为53.1%、45.6%,两年平均增速均为18.2%。网上零售持续增加。1-2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17587亿元,同比增长32.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4412亿元,增长30.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7%。从环比看,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月增长0.56%。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5236亿元,同比增长35.0%,比2019年1-2月份增长3.5%,两年平均增速为1.7%。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6.6%,两年平均下降1.6%;制造业投资增长37.3%,两年平均下降3.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8.3%,两年平均增长7.6%。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3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4.9%,两年平均增长11.0%;商品房销售额19151亿元,增长133.4%,两年平均增长22.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1.3%,两年平均增长15.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4.1%,两年平均下降1.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4.6%,两年平均增长2.8%。民间投资增长36.4%,两年平均增长1.4%。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0.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0.3%、49.8%。高技术制造业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99.5%、66.6%;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研发设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88.4%、85.3%。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48.0%,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63.0%、53.0%。从环比看,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比上月增长2.43%。


  货物进出口增势明显,贸易结构继续改善。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54418亿元,同比增长32.2%。其中,出口30588亿元,增长50.1%;进口23830亿元,增长14.5%。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6759亿元。贸易结构改善。1-2月份,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54.1%,占出口总额的60.3%。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1.6%,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7.2%,比上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


  城镇调查失业率同比回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2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48万人。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本地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7%,外来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2%。16-24岁人口、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3.1%、5.0%。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3小时。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0.9%,衣着下降0.3%,居住下降0.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1%,交通通信下降3.3%,教育文化娱乐上涨0.3%,医疗保健上涨0.4%,其他用品及服务下降0.9%。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下降9.6%,粮食上涨1.5%,鲜果上涨2.2%,鲜菜上涨6.9%。分月看,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分别下降0.3%和0.2%,环比分别上涨1.0%和0.6%。


  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0%。分月看,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上涨0.3%和1.7%,环比分别上涨1.0%和0.8%。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6%。


  总的来看,1-2月份经济运行保持恢复性增长,积极因素继续增多。同时也要看到,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恢复进程不平衡问题仍较突出,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总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进一步巩固经济稳定复苏基础,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二)重要领导人讲话、新政策、行业企业新动态




      1.政治局


  习近平考察朱熹园谈文化自信: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


  22日下午,正在福建武夷山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习近平表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在三明沙县考察调研


  23日,正在福建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三明市沙县总医院、夏茂镇俞邦村、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了解当地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等情况。


  习近平: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


  23日上午,正在福建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明市沙县总医院实地了解医改惠民情况。他指出,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健康事业不断发展,人均预期寿命已与一些发达国家不相上下,但发展还很不平衡。“十四五”期间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增加医疗资源,优化区域城乡布局,做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2.国务院


  李克强谈中国经济的增速与质量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2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以视频方式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年会的境外代表。


  在回答关于中国经济增速与质量关系的提问时,李克强表示,我们把今年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不仅考虑到当前经济增长是恢复性的,要进一步巩固发展的基础,也是考虑同明年、后年的目标平稳衔接。6%以上并不低了,也是开了口子的,实际运行中可能会更高一些。我们不是在定计划,是引导预期。中国经济在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要努力提质增效,这就需要有比较充分的就业、持续增长的居民收入、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今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人,就业压力仍然很大,要保证1100万人以上就业,将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总之,我们需要平衡好增长、收入、就业之间的关系,也不能以高耗能、高污染来换取经济增长。与此同时,还要努力提高市场主体的活跃度和效益,持续推动城镇化进程,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增强消费对拉动经济的作用。


  李克强:欢迎国外养老服务产品有序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超过60岁的老龄人口已达2.6亿多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潜力巨大,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欢迎外国企业参与中国养老产业发展。”李克强总理3月22日在人民大会堂以视频方式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年会的境外代表时表示。


  李克强表示,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政府在不断健全巩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时也支持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中国金融服务业正在逐步扩大开放,其中不仅包括银行业,也包括保险业。中国保险业和养老产品市场潜力很大,这必然会给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养老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多机会,在养老产品开发、商业保险运营管理等方面还需要在开放中学习国际先进经验。欢迎国外养老服务产品有序进入中国市场。


  李克强说,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打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我们鼓励和欢迎符合中国老人身体状况和实际需求的养老产品。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实施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激励企业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决定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进一步延至今年底;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


  会议指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更多运用市场化、公平普惠激励政策,撬动企业和全社会增加研发投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近年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有力促进了企业创新。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支持企业创新有关举措,会议决定,一是今年1月1日起,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相当于企业每投入100万元研发费用,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00万元。实施这项政策,预计可在去年减税超过3600亿元基础上,今年再为企业新增减税800亿元。这一制度性安排,是今年结构性减税中力度最大的一项政策。二是改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清缴核算方式,允许企业自主选择按半年享受加计扣除优惠,上半年的研发费用由次年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扣除改为当年10月份预缴时即可扣除,让企业尽早受惠。同时,要研究对科技研发服务企业、“双创”企业的税收支持政策。会议要求,要加强政策宣介解读,优化办税服务,精简审核流程,提高企业享受政策便利度,把好事办好。


  会议指出,去年以来实施的支持小微企业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即对地方法人银行办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给予激励、对其发放小微信用贷款提供优惠资金支持,对帮助小微企业渡难关、保就业保民生、稳住经济基本盘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持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减,确保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会议决定,在前期已将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实施至今年一季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实施期限到今年底,对小微企业再帮扶一把,更好发挥他们在稳就业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对2021年底前到期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由企业和银行自主协商延期还本付息,并继续对办理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的地方法人银行按规定给予激励,激励比例为贷款本金的1%。二是对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发放小微信用贷款,继续按本金的40%提供优惠资金支持。同时,要研究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政策支持。


  会议指出,办好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就业导向,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和促进就业质量提升。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对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学校、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业成果融通互认等作了规定。会议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3.部委


  中国率先批准RCEP协定


  在商务部22日举办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第二次线上专题培训上,商务部国际司司长余本林表示,目前,中国已完成RCEP协定生效核准,成为率先批准协定的国家。泰国也已经批准协定。今年各成员方将密集召开会议,通报各自批准进展。目前,所有成员国均表示,将在年底前批准协定,推动协定于明年1月1日生效。


  余本林表示,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梳理了协定中涉及中方的701条约束性义务,经过各部门努力,已经有613条完成实施准备,占全部义务的87%,其他条目在协定实施前也可以准备到位,中国能够在协定生效时全面履行协定义务。


  RCEP是全球最大自贸区,RCEP协定15个成员国总人口达22.7亿人,GDP达26万亿美元,出口总额达5.2万亿美元,均占全球总量约30%。RCEP协定一经生效,各国之间就会按协定规定立即降税,履行服务投资开放承诺,执行协定各领域的规则。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有望惠及各国企业和消费者。


  据了解,原产地累积规则被广泛称为RCEP协定在货物贸易领域最亮眼的成果。根据原产地累积规则,在确定产品原产资格时,可将各RCEP协定其他成员国的原产材料累积计算,来满足最终出口产品增值40%的原产地标准,从而更容易享受到优惠关税。原产地累积规则有利于各国进一步扩大出口,促进中间产品贸易,稳定和强化区域供应链。


  教育部全面修订职业教育专业目录


  据介绍,新版《目录》按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在科学分析产业、职业、岗位、专业关系基础上,对接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统一采用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三级分类,一体化设计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不同层次专业,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分别为中职专业358个、高职专科专业744个、高职本科专业247个。其中,中职专业调整幅度为61.1%,高职专科为56.4%,高职本科为260%。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优化专业设置、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一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专业目录五年一大修、每年动态更新,2020年是对目录进行大修的时间节点。


  二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迫切需要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目录,推动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晰,教学内容、评价等相互衔接。


  三是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迫切需要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并面向2035年进行前瞻性布局,以系统思维推进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


  因此,2020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版《目录》研制工作,院校、行业企业代表等800余人深度参与,仅调研的企业就有2000余家。


  我国将实施九大行动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近日出台意见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明确将实施制造服务业主体培育行动等九大行动,实现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耦合共生、相融相长。


  根据《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我国将以加快制造服务业发展专项行动等为抓手,统筹谋划、重点突破,实施制造服务业主体培育行动、融合发展试点示范行动、中国制造品牌培育行动、制造业智能转型行动、制造业研发设计能力提升行动、制造业绿色化改造行动、制造业供应链创新发展行动、制造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行动、制造业计量能力提升行动。


  制造服务业是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提升制造业产品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意见明确,力争到2025年,制造服务业在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创新能力、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更加突出。重点领域制造服务业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制造服务业集聚区和示范企业。


  意见提出,我国将从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优化制造业供给质量、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支撑制造业绿色发展、增强制造业发展活力、推动制造业供应链创新应用6个方面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发展,以高质量的服务供给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品质提升。


  两部门:延续实施应对疫情部分税费优惠政策


  为进一步支持疫情防控,帮助企业纾困发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公告,明确延续实施应对疫情部分税费优惠政策。


  根据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支持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业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延长至2021年12月31日。其中,自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湖北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公告明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电影等行业税费支持政策的公告》规定的税费优惠政策凡已经到期的,执行期限延长至2021年12月31日。《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捐赠税收政策的公告》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凡已经到期的,执行期限延长至2021年3月31日。


  公告称,2021年1月1日至本公告发布之日前,已征的按照公告规定应予减免的税费,可抵减纳税人或缴费人以后应缴纳的税费或予以退还。


  对标“十四五”规划任务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十四五”规划纲要,作为国民经济中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交通运输成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3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就如何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有关情况回应了社会关切。


“‘十四五’时期正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开局和起步的重要阶段,其意义和作用都十分重大。”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王志清表示,“十四五”规划纲要对交通运输提出了多项任务要求,涉及交通运输发展的方方面面,并设立专节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进行了部署,涵盖了综合交通运输通道、网络、枢纽的建设,城市群都市圈、农村交通发展以及运输服务提升、运输市场改革等方面。


  据悉,为了把“十四五”规划纲要落到实处,交通运输部门将着力推进两方面工作。“一是对标对表‘十四五’规划纲要目标任务,对每一项交通运输重点目标任务、重大工程项目,明确任务分工,细化落实举措;二是要在‘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和各个行业规划、专项规划编制当中,对照‘十四五’规划纲要,逐项加以落实落细,确保可操作、能见效。”王志清指出,交通运输行业将认真贯彻落实好“十四五”规划纲要,力争到2025年交通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胡春华强调:扎实做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 实现打好种业翻身仗良好开局


  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电视电话会议23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两会”部署要求,采取坚决有力措施,抓紧抓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和保护,夯实种业发展的种质资源基础,确保打好种业翻身仗实现良好开局。


  胡春华指出,农业种质资源是开展优良品种选育的基础,做好种质资源普查和保护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第一仗。要抓紧对农业种质资源进行彻底的普查,尽最大努力提高普查覆盖面,严格按照科学标准进行分类鉴定,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农业种质资源目录,为科学开展保护利用提供可靠依据。要全面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牢固树立全面保护的理念,切实划定并管好原生境保护区,建好活体保种场和种质资源库,做好对濒危物种的抢救性收集保护,加快构建起各类保护措施互相配合、互为补充的完整保护体系。


  胡春华强调,各地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属地责任,强化支持保障,确保普查保护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各有关部门要从各自职能职责出发,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保障,切实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要充分发挥有关科研机构和企业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


  202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23.2万亿元


  202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23.2万亿元,较上年增加1.2万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7.5%。当前科技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贡献率已达到63%。


“十三五”时期,科技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生鲜农产品动态保鲜与冷链物流、产地初加工、小麦制粉、低温榨油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制粉、榨油、榨汁、畜禽屠宰分割等关键核心装备实现从依靠引进向自主制造转变,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十四五”期间,将以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为着力点,统筹支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协调发展。推进要素集聚,支持地方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创建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推进科技创新,攻克一批农产品加工工艺和设备瓶颈难题,集成创制一批科技含量高、适用性广的加工工艺及配套装备;推进主体培育,促进循环利用、高值利用和梯次利用,努力实现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4.行业协会

  

      5.企业动态




   (三)国内经济数据



      1.经济数据预测


 

      2.国内经济数据

 

     (1)  本周公布数据:

 

       本周公布1-2月国民经济数据。


 

 

     (2)  非本周公布数据:


       本周公布2月CPI和PPI指数。


 

     (3)本周小结:

 

  央行昨天货币政策例会的信号,一句话:货币和监管的边际变紧有望提速,也就是从四季度以来的“名紧实松”可能会逐步转向“名紧实紧”。

 

  央行Q1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3.24开),对比上季度的(12.25开),有三个变化:


  1)删除了“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等三个表述;昨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首次表述,经济恢复到位了就要逐步退出QE。


  2)对于形势,新增“积极因素明显增多”和“境外疫情和世界经济趋于好转”的表述。


  3)延续“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新增“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Q4为“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此处应主要指的是会加大对小微企业、制造业等实体端的定向支持。

 

  1) 今年政策环境,可认为是温和版的2018年;过去几个月以来我国政策实际上“名紧实松”,二季度往后可能会逐步转向“名紧实紧”。只不过,今年政策最大基调就是“稳”,无论是货币收缩还是监管加强,都不会用力过猛、速度过快,整体会比较温和。


  2)政策端提示两个时间节点:4月政治局会议,政策基调措辞很可能不变,但国家对疫情进展、经济形势可能会乐观些;7月政治局会议,政策基调措辞很有可能预调微调,整体方向趋严。


  目前看,两个关键扰动:一个是疫情反复,比如欧洲;二是中美关系等外部环境有恶化趋势,目前来看,今年的外部政治环境可能也是温和版的2018年。




2021年3月29日 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