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宏观经济分析2021年2月第三期

国内宏观经济分析





   (一)概述


      1.2021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 环比上涨1%


       2021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1%;食品价格上涨1.6%,非食品价格下降0.8%;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下降0.7%。


       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1.0%。其中,城市上涨1.0%,农村上涨1.1%;食品价格上涨4.1%,非食品价格上涨0.3%;消费品价格上涨1.5%,服务价格上涨0.2%。


       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1.4%,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0.41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10.9%,影响CPI上涨约0.24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1.6%,影响CPI上涨约0.03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1.3%,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1.2%,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0.4%,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3.9%,影响CPI下降约0.09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一涨两平四降。其中,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4%;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价格均持平;交通通信、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4.6%和0.9%,居住、衣着价格分别下降0.4%和0.2%。


       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上涨2.8%,影响CPI上涨约0.80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19.0%,影响CPI上涨约0.40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9.4%,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3.7%,影响CPI上涨约0.16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6%,影响CPI上涨约0.12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3.3%,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2.3%,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0.3%,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六涨一降。其中,交通通信、其他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价格分别上涨0.9%、0.5%和0.4%,生活用品及服务、居住、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0.2%、0.1%和0.1%;衣着价格下降0.4%。


      2.2021年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3% 环比上涨1%


       2021年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3%,环比上涨1.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0.9%,环比上涨1.4%。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由降转涨,上涨0.5%,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5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价格均上涨1.0%,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0.8%。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6%,衣着价格下降1.3%,一般日用品价格持平,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1.8%。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8.7%,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8.3%;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4.8%,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1.3%。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93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5.5%,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1.8%,加工工业价格上涨0.7%。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2%,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7%,衣着价格下降0.2%,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1%,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1%。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3.3%,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3.0%,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1.6%,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1.1%。

 

      3.1月信贷社融超预期增长


       2月9日,人民银行发布1月份主要金融数据。1月末,M2为22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比上年同期高1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为289.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比上年同期高2.7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176.32万亿元,同比增长12.7%,比上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主要关注点如下:

 

       第一,社融规模增量稳步增长,信贷类资金多增,但债券类资金同比少增。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207亿元,这主要与银行渠道的信贷类资金多增有关。1月,新增信贷类资金(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合计为4.42万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多增7360亿元。需要注意的是,债券类资金(非金融企业债和政府类债券)却相比上年同期少增5392亿元,尤其是政府类少增的幅度更大(为5176亿元),这主要与今年地方债额度还未下达有关。与此同时,2020年11月底以来的债市“违约潮”对债市融资的不利影响还未消退,这也导致债市融资规模的下降。2020年12月,新增非金融企业债券436亿元,为“债市违约潮”发生之前的约20%,目前虽然恢复至3751亿元规模,但仍少于上年同期(3967亿元)。此外,受益于注册制等改革的持续推进,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相比上年同期多增382亿元,保持稳步增长。


       第二,人民币贷款超预期增长,“早放贷、早收益”是重要原因。2021年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3.58万亿元,为历史同期最大值。这主要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早放贷、早收益”导致的季节性效应。根据以往经验,1月份往往是一年信贷投放力度最大的月份,其占当年新增信贷投放的比重在12%-20%之间(2013-2020年)(图2)。二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保持强劲。1月份,PMI等先行指标虽然相较2020年12月份有所回落,但依然处于“荣枯线”上方,表明疫情反复对居民出行等经济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实体经济信心受到的影响并不明显。


       第三,实体企业和住房抵押中长期贷款占比“一升一降”, 贷款结构持续改善。1月份,新增非中长期贷款为2.9万亿元,高于上年同期。其中,新增非金融企业部分中长期贷款2.0万亿元,其占新增贷款比重为57%,上升至2019年以来的相对高位,表明实体经济对中长期经济预期乐观,进而推动中长期贷款需求回升。与此同时,居民户中长期贷款(主要体现为住宅抵押按揭贷款)占新增贷款比重已由2020年7月61.1%的相对高点下降至目前的26.4%(图3),表明房地产市场“严监管”效应正在显现,这有利于对部分城市房价过快非理性上涨形成约束。


       第四,货币市场利率有所上行,市场主体风险偏好出现变化。受近期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更加注重“防风险”等影响,货币市场利率整体有所上升。1月份,银行间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78%,比上月上升48个Bps,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07%,比上月上升71个Bps,上涨幅度整体较大。这也推动了金融机构同业融资活动出现分化,主要体现在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6.7%,但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17.7%。同业拆借与质押式回购成交量的“一升一降”表明,当前金融机构风险偏好出现显著变化,其在进行同业资金拆放活动中更注重是否有抵押品,这使得质押式回购交易量大幅上升,但同业拆借成交量却明显走弱。

 

       第五,M2增速高位回落,货币市场利率难有明显下降。考虑到经济正在回暖,加之2021年又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若疫情不出现大幅反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维持正常,预计人民币贷款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但考虑到货币政策更加注重防风险,再加之2020年高基数的影响,预计2021年 M2增速将有所回落,由此货币市场利率将难有明显下降。




   (二)重要领导人讲话、新政策、行业企业新动态



      1.政治局


       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

 

       2021年2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贵州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这是3日下午,习近平在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文化广场上,向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拜年。

 

       习近平主持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国家主席习近平9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波黑、捷克、黑山、波兰、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希腊、匈牙利、北马其顿、斯洛伐克、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等中东欧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别代表出席。习近平发表题为《凝心聚力,继往开来 携手共谱合作新篇章》的主旨讲话。习近平强调,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务实均衡、开放包容、创新进取,是多边主义的生动实践,是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愿同中东欧国家顺应时代大势,实现更高水平的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国务院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 听取2020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汇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2020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汇报,要求汇聚众智促进做好政府工作、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会议指出,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是政府履职为民的内在要求,是凝聚共识做好政府工作的制度性安排。去年,面对建议提案数量增多、办理时间短等情况,国务院各部门克服疫情影响等多重困难,创新和完善办理工作机制,共牵头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8108件、全国政协委员提案4115件,分别占建议提案总数的88.3%和84.9%。通过办理建议提案,各部门共采纳代表委员意见建议约3700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约1500项,有力推动了“六稳”“六保”工作,促进了脱贫攻坚、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解决民生领域难题等相关工作,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发挥了积极作用。会议要求,对已采纳的意见建议要持续抓出成效。


       会议指出,今年全国两会在即,要围绕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把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办理建议提案作为政府工作重要内容,融入政府决策和政策措施落实中,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一是认真做好全国两会期间听取和收集意见建议有关工作。各部门负责人在参加列席旁听时,要认真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各部门要积极拓展网络、热线值班电话、视频连线等多种方式,与代表委员开展无障碍交流。二是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办理建议提案与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对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有的要吸收到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修改中,有的要充实到今后的相关工作或政策储备中,将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吸收转化为做好政府工作的实招硬招。三是进一步提高办理建议提案的质量。研究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时要主动邀请相关代表委员参加,结合办理工作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对代表性强、关注度高的建议提案,要集中力量研究办理、重点突破。对建议提案涉及的屡提难解的突出问题,要制定专项工作方案集中攻坚。对办理难度大、涉及地方的建议提案,要建立部门与代表委员、地方联动机制,共同推进办理。四是压实责任,建立办理台账,明确时限,及时办结。办理过程中要主动向代表委员介绍工作进展,及时反馈和解释答复内容。五是国办要加强对办理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各部门要认真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推进办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做好建议提案办理相关信息公开工作,接受代表委员和社会监督。


      3.部委


       24万吨中央储备冻猪肉已投放 各地市场粮油肉蛋菜供应充足


       随着2月9日3万吨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已组织9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累计挂牌投放量达24万吨。


       据了解,目前各地市场粮油肉蛋菜供应充足,猪肉、鸡蛋价格出现回落。2月8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猪肉、鸡蛋零售价格分别为每斤29.8元、5.3元,分别比前期高点回落2%、7.6%。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春节消费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各地采取综合措施推进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全国高风险地区全部清零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再次传来佳音:全国高风险地区18日全部清零。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从18日零时起:将黑龙江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裕田街道、呼兰区建设路街道风险的等级调整为低风险。目前全国还有中风险等级地区4个,分别是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和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东镇新高苑一期小区,以及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的五个小区。


       7天,6.6亿件!春节期间全国快递处理量同比增长260%


       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监测显示,春节期间(2月11日至17日),全国邮政快递业累计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6.6亿件,同比增长260%。


       今年春节期间,就地过年人群的寄递需求明显增加,邮政快递业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全网揽收量约是去年同期的3倍,投递量更达到3至4倍。“春节快递包裹大多是食品、农特产品和亲友之间互寄的礼物,直接反映了线上消费的蓬勃活力。”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主任王丰说。


     “百姓有需求,政府有组织,企业有准备,这是今年春节期间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边作栋介绍,国家邮政局提出“不打烊、不休网、不积压”要求,预先安排了超过100万名快递员以保障网络有效运转,加强与上游商家对接,动态调节运力和人力,有力保障了寄递渠道的有序畅通。同时,将防疫要求贯穿始终,严守境外输入关和进口冷链关,精准落实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此外,各级邮政管理部门走访慰问坚守一线的快递小哥,指导企业落实假期调休和加班工资等要求,切实保障快递员的合法权益。


       银保监会拟出台银行保险机构董事监事履职评价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银行保险机构董事监事履职行为,银保监会近日就银行保险机构董事监事履职评价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银行保险机构董事监事履职评价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履职评价结果分为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三个类别,重点列举了“不得评为称职”以及“评为不称职”的相关情形。


       办法明确,银行保险机构应根据履职评价结果提出工作建议或处理意见,对违法违规的董事监事依法追究责任。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在公司治理全面评估、市场准入、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等工作中强化履职评价信息运用。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


     “十三五”期间,我国加大资金投入和改革力度,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十三五”期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人民群众就医负担持续减轻,全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十三五”期间,我国坚持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截至2020年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99亿人、2.17亿人、2.68亿人,均已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0%,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参保人数已占全球养老保障总人数的1/3,是世界上覆盖人数最多的养老保险制度。


       2020年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高至2.55%


       2020年,我国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1.3%,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55%,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中央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


       中央企业在北斗产业、民机铝材、新能源汽车、数字化发展等方面,先后设立了多个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并发挥龙头企业支撑引领作用,承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13个,建设各类创新平台400多个,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此外,2020年年初,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科改示范行动”)启动实施,重点在公司治理、中长期激励、市场化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力争打造一批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截至去年底,共有209户企业入选了“科改示范企业”名单。


       2020年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4.5万亿元


       2020年,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4.5万亿元,同比增长6.1%。


       数据显示,2020年,保险业有效支持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险金额8710万亿元,同比增长34.6%,赔付支出1.4万亿元,同比增长7.9%。


       截至2020年末,保险公司总资产23.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进出口银行2020年累计投放专项纾困资金逾763亿元


       中国进出口银行获悉,2020年该行累计投放专项纾困资金逾763亿元,超额完成全年投放任务。


       据介绍,进出口银行于2020年初设立企业专项纾困资金,聚焦外贸产业和制造业及配套产业,因企制宜、分类施策,向受疫情冲击、经济周期、贸易摩擦等影响而受困的企业提供纾困融资支持。


       其中,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创的航空运输业是本次纾困工作的重点领域之一。截至2020年末,进出口银行为国内10家主要航空运输企业累计投放超过170亿元专项纾困贷款,有效保护和增强了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运输和交付能力,保障了外向型经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下一步,进出口银行将继续围绕外贸产业和制造业及配套产业,不断优化纾困资金投放结构,继续助力企业脱困解难,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央行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2月8日晚间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称,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我国经济运行稳定恢复,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也是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2.3%,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进出口贸易逆势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坚持以总量政策适度、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支持实体经济三大确定性方向,应对高度不确定的形势,灵活把握货币政策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为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是坚持科学决策,货币政策响应及时有力。总量上通过降准、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共推出9万多亿元货币支持措施。价格上前瞻性引导中期借贷便利和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下降30个基点,带动市场利率中枢下行,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二是坚持创造性应对,精准直达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经济发展需要,分层次、有梯度出台三批次合计1.8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创新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不断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三是坚持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如期启动并顺利完成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积极推广运用LPR,坚决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促进利率传导效率明显提升。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四是坚持主动作为,稳定市场预期。重视预期管理,完善机制化的货币政策沟通方式,积极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五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总体来看,2020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现了前瞻性、主动性、精准性和有效性,为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多措并举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实体部门获得感明显增强。货币政策目标顺利实现,2020年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3.3%。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2020年12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1%,较上年同期下降0.51个百分点,创有统计以来新低。信贷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30.3%和35.2%。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2020年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4.84,较上年末升值3.78%。


       目前我国经济向常态回归,内生动能逐步增强,宏观形势总体向好。也要看到,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境内外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对此要深刻认识和辩证看待,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字当头、抓住重点、守住底线、敢于担当,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促进经济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内外均衡,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坚持稳字当头,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同时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巩固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成果,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强监测分析和预期管理,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维护金融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4.行业协会

  

      5.企业动态




   (三)国内经济数据



      1.经济数据预测


     

       2.国内经济数据

 

     (1)本周公布数据:

 

       本周公布1月CPI和PPI指数。


 

 

     (2)非本周公布数据:

 

       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3)本周小结:

 

       拜登上台以来,忙于国内政治,对外对中国的态度整体偏鸽派,本周进一步强调了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目前疫苗的覆盖速度和有效性还是影响全年全球经济复苏斜率的重要变量,目前来看覆盖率还较低,但近一周美国的新增数据出现下降,是比较好的迹象,后续持续跟踪疫苗覆盖速度。

 

       本周央行连续两次净回笼货币,但OMO投放货币的利率一直保持不变。目前阶段可能价传递的信号比量传递的信号更有意义一些。

 

       这次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中国政府和央行在货币放水一端都比较克制。但现阶段疫情点状爆发,疫苗覆盖范围还处于较低的水平,预计中国央行总体上不会快速收紧,以局部小动为主。


 

 


2021年2月24日 13:46